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科技

沪上医院“精准挂号”悄然推广

新的一年,广州在市属医疗机构试点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,即患者一次挂号有效期从24小时延长至72小时,如当天未完成检查或未取得报告,可于3天内携带报告结果到原科室复诊,不必二次挂号。近些日子,全国多地医疗机构探索“一号管三天”以应对病人就医所需。首日挂号检查,次日领取报告配药还要再挂号,重复挂号确实造成病家周折反复,但挂号就诊情况十分复杂,该如何“精准挂号”既便捷患者,又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?重复挂号确实不合理“从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看,确实会有类似‘一号管三天’这样的需求。”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诉记者,“如当天问诊后无法完成检查的,或者检查报告出得较晚,医生已经下班了,患者为了请医生看检查报告就要再来医院一次,再挂一次号,不甚合理。”在他看来,部分省市在探索这一做法时,实际操作也设置了限定条件,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单次挂号重复诊疗的。对医疗机构而言,做好规范化推行会有较大的管理压力,尤其是需要区分好场景。金春林举例,例如第一天看诊的是A医生,第二天A医生不在门诊坐班,怎么办?第二天选择同科室的B医生看诊,两位医生的职称或门诊收费标准(特需、专家、专病、普通号源)不同,又该怎么办?如果是该医疗机构的热门科室,第二天号源已满,如何处理好当日首诊号与续约号的穿插和顺序问题,会不会挤占首诊患者的就诊时间?“上海大型三甲医院门诊量较大,这些矛盾肯定会有,需要审慎评估。”目前从外地试行情况看,患者就医满意度并未显著上升。试点该做法的深圳公立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,平均门诊出诊单元的放号数量每个单元降低5个号源,拖诊情况较同期增加3.6%,即增加了初诊患者的预约难度。同时该院实施“初2复1”的排队机制,但由于复诊患者就诊时间不确定,延长了初诊患者的等候时间,反倒引发不少投诉。如何精准挂号是学问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